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老照片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——监利县桥市镇经济持续发展概况

    信息发布者:桥张村农商委
    2017-07-26 00:28:44   转载

    明末清初,改朝更代。神州大地,战乱频仍。于刀光剑影之中,在烟尘滚滚的江汉大地上,衣衫褴褛的逃难人流,扶老携幼,络绎不绝。这其中,有个叫做王福三的江西人,同样为躲避战乱,率族众随难民迁徙而来。当他们来到江汉平原腹地的洪湖西岸之时,只见大湖波澜不惊,渔民们渔网起落,银鳞在船舱跳跃不止;而岸边的水田里,稻浪千重,香飘四野。王福三与他的同族们惊叹道:“这真是一处鱼米之乡哪!”于是,他们放下了破旧的行囊,以蒿草作瓦,以芦苇为壁,在岸边搭起简陋的茅草房,开始了他们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。

    当地人告诉他们,早在三国时代,这一地区尚为湖中洲渚,即有渔民生息,商贩往来。但眼见淳朴的乡民们在湖港相连的家乡出行多有不便,王福三决定有生之年造一座桥,方便行人,以通商旅。寒来暑往,夫妇俩日夜建桥,尽心尽力。大桥终于落成,远远望去,就象一道美丽的七色彩虹,落在宽阔的河港上,过往行人商客,赞誉不绝。时人谓之“王福三桥”。此后,集市依桥而兴,“桥市”因此得名。

    洪湖军事政治学校纪念邮戳


    突出水乡特色 打造水产桥市

    桥市镇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南端,东邻全省第一大淡水湖洪湖,南枕黄金水道长江,与国家开放城市岳阳市隔江相望,西连省管经济技术开发区朱河开发、省级干线公路沙洪公路如卧龙穿境,上107国道仅40公里,离千年历史文化名城荆州120公里;荆州水运动脉螺山干渠似玉带绕腰,经螺山船闸可直达长江,抵长江开放港口城陵矶30公里,区位优越,交通便利。

    桥市镇水产资源丰富。8万亩洪湖水域与洪湖数10万亩水面连成一片,3万多亩回形池连片集中在沿湖一带,素来是“鱼米之乡”,是全省水产生产二十强乡镇,年产莲2240吨,水产品1000吨,其中名特优水产品4000吨。近年来,桥市镇坚持“水产强镇、水活富民”的经济发展思路,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改造开发低湖田,变低湖田为回形地,变避水农业为载水农业,念水经,唱渔戏,大做“水”文章。目前,全镇鱼莲(稻)共生、蟹(虾)草共生面积3.5万亩,占总面积的60%,39个村(场)中涌现了549户种养殖大户,经营面积4.7万亩,占决面积的72%,其中,经营50至100亩的有462户,经营100亩以上的有87户;特种养殖方兴未艾,全镇养乌龟、甲鱼385户,2000亩;养螃蟹183户,12000亩;养黄鳝273户,3560亩;特种养殖户占总农户的五分之五。沿湖水产品交易市场,年可交易类水产品5000吨,是沿洪湖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。

    万亩围湖莲花迷人

    桥市镇以水产提档升级为主题,提升特色农业水平。一是全面推行生态养殖,开展治污专项行动。大力宣传、积极引导养殖户对水质的监测,科学合理开设好连片池塘的进、排水口,做到错落有致,互不串流,推行定期使用高效的水质调节剂,改善水体环境。二是开展水产品活动节,评选十佳养殖户。通过活动节推动水产品现场交易和期货交易,评比出最大土鳖、最大龙虾、最大螃蟹、最大四大家鱼养殖户,树立桥市水产品金字招牌。三是向种苗要效益。这个工程就是从我们桥市,当然也包括汴河、棋盘,捕捞个大、质优的原种蟹、鳖、虾作为亲本进行选育,努力打造我们自己的育苗基地,对积极开展育苗基地建设的我们要以奖代补,鼓励将亲本大螃蟹送至沿海繁育出蟹苗,再运回桥市养殖。凡此种种,打造出一个鱼跃人欢的水乡美景。


    抓住新农村建设 打造美丽桥市

    桥市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的举措与成就,曾引发国家发改委下属的《中国经济导报》记者李建民的专题报道。他列举了桥市镇明显的区位优势。但是,他写到该镇唯一的一条连接洪湖与朱河开发区的重要交通干道,因桥市大闸的制约,成为阻碍桥市镇主城区拓展、交通顺畅的瓶颈。长时间的人流、车流压力,不断考验着城区交通管理能力。破解交通瓶颈,推进跨越发展。桥市镇要依托丰富的水产资源,积极融入“仙洪试验区”建设,并实现交通先行。为开辟城区新的外延出口,解决城区交通瓶颈难题,桥市镇党委、政府按照“完善大交通,促进大流通,支撑大增长,引领大发展,推动大繁荣”的发展思路,紧扣“城区(乡村)道路畅通化”目标,拟投资2000多万元破解城区交通发展瓶颈。2013年11月18日,桥市镇多年期盼的城区主要干道福三大道正式动工兴建。工程的建设将直接打通城区交通动脉,实现城区与与朱河开发区全面对接。当地一些养殖企业主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,桥市镇水产资源丰富,福三大道的建成,将有利于加快桥市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、销售业的长足发展,有助于1.5万亩水面的整合开发。

    以前,有的村子还是“污水靠蒸发,垃圾靠风刮”的恼人景象,更为严重的是,由于农民对农药、化肥、农膜普遍使用不合理,导致农村面源污染、农膜污染、焚烧秸秆形成的大气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。农村环境不改善,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不可能大幅提升。只有以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作支撑,才能生产出生态、安全的农产品,才能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。对此,桥市镇党委书记袁宗南有着清醒的认识。2012年,桥市镇党委、政府提出“打造美丽乡村、建设和谐桥市”,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环境治理攻坚战,在桥市11个行政村全面展开。
    干净整洁的村道、彩砖铺就的人行道、粉刷一新的欧式分户隔围栏、整齐划一的房舍;节能路灯矗立两旁、分类垃圾箱分立门前、一幅幅挂图镶嵌在橱窗中……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桥市镇龚张村感受到了这场攻坚战的成效。如今,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好了,垃圾不再到处堆了,畜禽粪便也有专门的储粪池了,而且都有专人负责收集,农民的环保意识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。以龚张村为例,这个村是桥市镇11个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之一。在龚张村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内,共新建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、生态塘各一座,垃圾池130个、垃圾收集箱6个,垃圾中转站一座,收集生活污水管网长1650米、污水深井72座,新增绿化带花坛250个、绿化树380棵。该村已经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,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%,无害化处理率达80%以上;农村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处理,综合利用率达80%。农村人也和城里人一样,能过上健康、美好与幸福的生活了。

    桥市商贸城


    紧扣工业招商 打造实力桥市

    桥市镇丰富的水资源和宽松的投资环境,正吸引着省内外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身桥市水产开发,投身水乡基础建设。桥市镇通过招商引资,先后有140多人到桥市开发水产业,共引资1800万元人民币,总承包面积达130000亩。不少外客商来桥市对镇属万亩围湖、沿湖渔场、新闸、兴发、长垸水产开发区等地良好的养殖环境赞不绝口,在湖区掀起特种养殖的热潮。如今,桥市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,大力实施“以工兴镇、以水富民”工程,使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、销售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桥市镇甲鱼、黄鳝、青虾、螃蟹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35000亩,总量达到10000吨,居监利之首。新建的沿湖水产品交易所,年交易各类水产品5800吨,交易额可达1.2亿元。镇投资1200万元新建的工业开发区,以优惠的招商政策成功引进了欣宇粮油等6家企业,扶持起呈华禽蛋加工销售公司等14家传统产品加工企业,加之在上海设立了产品销售处,共同构建了新兴工业和传统产品产销结合的大发展格局,使桥市一跃成为洪湖岸边富有特色的水产强镇和工业大镇。

    2014年,镇委把桥市商贸城项目作为全年1号工程,倾力打造监南地区商品齐全、业态合理、配套完整、规模宏大的区域性一站式商业中心。桥市商贸城以盘活城区存量土地为依托,将原粮管所、原农业银行等单位土地整合。镇委坚持和谐拆迁为理念,共完成103户拆迁任务,为商贸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桥市商贸城占地50亩,建筑面积63000平方米,总投资2亿元,截止目前已完成货币量5000万元,工程施工、安防等正在紧张施工,家居建材、五金电器、农副产品、糖酒副食、服装百货五大业态,餐饮、超市、休闲娱乐、酒店等服务配套正在火热招商中。监利宝龙房地产有限公司为广大商家绘就了一幅高档的财富版图,为实现桥市经济腾飞强势助力。

    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,桥市镇党政领导们,全力支持宝龙公司发展。对福三路建设和商贸城拆迁中面临的问题,他们决心要大干快上,尽早化解施工难题。

    桥市中心幼儿园幼儿园


    围绕民生发展,打造和谐桥市

    桥市基础设施完善。城区街道宽阔整洁,两旁楼房鳞次栉比;投资1200多万元新开辟的桥市工业开发区,达到了水、电、路三通;已形成光缆、微波等多种手段,可连接海内外;有线电视覆盖城区,无线电视辐射全镇及邻近乡里;建用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厂;交通桥商亭,形成了桥上驶车、桥下行船、桥旁经商的集“桥”与“市”于一体的“桥市”新貌。

    2014年,镇委将桥市中心幼儿园作为完善城镇功能和城镇扩充的重要抓手,全力打造省级示范幼儿园,桥市中心幼儿园占地12.5亩,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,总投资800万元,该园设大、中、小16个教学班,可提供近600个园位,目前教学楼主体工程和教师宿舍楼已完工,一所现代化的幼儿园正等待祖国花朵入园。

    畅饮长江水一直是桥市人民的夙愿,在县水利局和水改办的大力支持下,桥市镇杨林山水厂项目顺利评审立项,桥市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,该项目通过杨林山长江取水建厂,主管网长25里,设加力站1座,通过该项目实施,可将现有的何桥水厂、赵许水厂、安桥水厂并网供水,圆满实现主镇全天候供水。目前,项目用地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,正在进行工程招投标阶段,力争2015年7月1日并网供水,向党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。

    县委、县政府召开美丽乡村、三边三化工作动员会议以来,桥市镇立足本镇实际,以龚张村“三边三化”示范带来带动全镇的美丽乡村建设,目前沙洪线的三边三化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,该项目总长3800m,填土2.5-5m宽,土方量为5800m³,总投资25万元,该工程的建成将大大提升沙洪公路沿线面貌;朱桥线绿化土基工程项目、拆违工作全面完成,土方工程拉开序幕,桥市的迎宾大道将以绿色盛装展现人民面前,为我镇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
    桥市财政所

    突出民生促发展的2014年,镇委已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民生工程来抓。投资230万元的南吴中心泵站已全部竣工,该泵站占地2000平方米,总装机容量165KW,该项目工程设有一台250KW变压器,500米高低压同杆线路,泵房(内有HW-650水泵一台、110KW电机一台、HW-500水泵一台、55KW电机一台),5座排涝抗旱节制闸,两个排涝抗旱拦物栓,一个排涝抗旱取水池,一个抗旱引水涵道、一个排涝抗旱渡槽、2km排涝引河和8.5km抗旱灌渠。该项目的建成,使得周边南吴、长垸、桥梁、北吴、码头5个村1.7万亩种养面积摆脱“旱包子”和“水袋子”的困扰。其次,投资150万元的底湖中心泵站已开工,底湖泵站计划总装机容量为265KW,建成后将使底湖、血黄、蔡邵、南吴、刘汪等五村6000亩地受益。另外,团结河河道扶坡项目正在施工,该项目衬砌规格为底宽6m,深1.5-2m,坡比为1:2,衬砌高度为5.5m,长7公里。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改善团结河的水质四是投资1000万元公司水产品保鲜交易市场已完工,该工项目的落户将很大程度上保障我镇养殖户水产品的保鲜和销售,有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,,有利于该河道流域的粮食生产和水产种养殖,极大地促进我镇的水产养殖结构调整,为农民持久增收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  桥市镇的民生发展,还有以下大手笔:一是桥市日间照料中心新建项目,项目辐射服务人口2.1万人;二是中心小学改扩建项目,新建综合教学楼、寄宿制综合楼和标准化运动场三项主体工程,为桥市镇的儿女后人创设优越的学习环境;三是杨林山泵站水厂改建,四是农村电网整改,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用电需求;五是福三大道建设,不仅能成为仙监线的重要组成部分,打造进入洪湖快速通道,而且对促进我镇城镇建设起到积极作用,有利于构建我镇城镇新格局。

    桥市大面积种植太空莲

    扁舟轻帆卷,人家尽枕河,朝来收渔网,夜市菱藕多。历史上,一座王福三桥,成就了一个大集市。但古人王福三建桥的美丽传说,已经成为尘封的历史如烟云般倏忽而逝。六百余年后的今天,尽管王福三桥早已不复存在,但王福三积德行善终有好报的故事,却一代一代地口耳相传。更让人欣喜的是,过去的2014年,成为桥市镇扬帆起航、放飞梦想的关键之年,镇委书记袁宗南等桥市镇党政领导们,紧扣县委镇城经济发展指导思想,埋头苦干,争抓实干,抢抓新常态下的新机遇,为实现水韵桥市的梦想尽显不凡身手。

    当你来到桥市镇水乡,但见天水相连,茫无际涯,五彩斑斓,江湖如画。曾经,桥市还是革命火种的发源地,革命战争时期,在桥市这片红色热土上,遍布着贺龙、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。如今,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全镇上下围绕县委提出的“全省第一方阵、荆州县市领先”总目标,坚持“水产兴镇、开放强镇”的镇域经济发展思路不动摇,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,高举思想解放旗帜,推进改革创新发展,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。水乡桥市也必将更闪耀地崛起在洪湖西岸。

    是的,如果的王福三在天有灵,一定会看到他修桥行善桥的地方,天翻地覆慨而慷,必将发展成为监利县的一个水产重镇,一个生态乡镇,一个文化乡镇和特色乡镇!

    题头图片为桥市党政机关办公楼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
    打赏捐赠
    1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